双一流建设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特色亮点 > 双一流建设 > 正文

陕西省一流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发布日期:2025-04-14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专业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2006年,是学校第一批本科重点专业,陕西省一流专业。专业聚焦先进机械装备设计、制造与运维,传承西安交通大学世界一流机械学科优良办学传统,始终坚持“保基础,强实践,促创新”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持续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一流师资建设,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A5E6

图1 专业建设历程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1人,正教授4人,副教授7人,高级职称占比52.4%,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6人,占比28.6%,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具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教育部首批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校级腾飞人才3人,校级后备教学名师5人,理论力学省级一流课程教学团队1个、离散制造智能产线省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教学团队1个、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及AutoCAD校级一流课程教学团队2个,形成了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截止目前,教学团队立项8个省部级教研项目,认定2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出版教材12部,获省级教材一等奖1项,教师教学竞赛,获国奖2项,省奖3项,校奖17项,发表教学论文15篇。

二、专业培养目标、方向及核心课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智能制造行业与产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专业知识,具备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解决世界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与装备制造、工程技术开发、先进制造系统运行与维护、生产管理与技术服务、产品推广与经营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培养方向及核心课程

专业设置有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制造装备两个专业方向:

(1)公共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精度设计、电工技术与电气控制、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与编程等。

(2)公共的实践环节

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三维绘图,AutoCAD,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械产品拆装绘实训,机械制造工艺与工装设计课程设计、数控技术与编程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等。

(3)数字化设计方向理论与实践课程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模具数字化设计、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综合实验、产品数字化设计综合实验。

(4)智能制造装备方向理论与实践课程

智能制造工程导论、增材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智能制造技术综合实验、增材制造技术综合实验。

AD0E

图2 专业培养方向图

三、专业培养特色

(1)校企联合协同育人

专业与吉利汽车公司、天风新能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共建“3+X”模式订单班2个(吉利卓越工程师班、天风新能源特色班)、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5个、校外实习基地15个、科研平台1个,共建并植入企业课程5门、校企双导师联合开展以企业实际问题为题的毕业设计150余项等工作,贯穿整个育人环节,推进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实际需求精准对接。

A5457B04

图3 合作企业授予学校优秀校企合作产学研单位

(2)以赛促学赛教融合

专业构建了打通大学四年的专业学科竞赛体系,形成了学科基础竞赛、专业基础竞赛、专业综合性大赛和学科交叉创新型大赛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对不同年级学生循序渐进提升其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专业在课程设计、开放实验、毕业设计模块中以项目式开展教学,将项目与竞赛有机结合,实现赛教融合,助力了高质量竞赛成果的孵化。近5年,专业取得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200余项,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127631

图4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

(3)知行合一实践育人

专业遵循学生在大学四年不同阶段的渐进式能力提升规律,构建了“基础实验+综合实训+创新实践+工程实战”的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多个环节分别以校、企、地相结合,产、学、研相融合,助力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专业创新能力、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科学培养。近年来,专业实践教学成果丰硕,立项省部级项目4项,获省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13A83

图5 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四、专业实践条件

(1)校企共建平台

专业与吉利汽车公司、天风新能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有百思托微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吉利汽车发动机联合实验室、康明斯发动机联合实验室、深圳优地服务机器人实验室、北京菁华锐航CAD/CAM实训中心;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如吉利汽车实习基地、湖北二汽实习基地、易培德实习基地、东风汽车实习基地等15个、共建科研平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陕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

14D56C35E

图6 学生在东风汽车和吉利汽车实习

760827CC6D

图7 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挂牌

140EB

图8 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挂牌

(2)校内实验条件

专业建有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建成“机械工程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面积900平方米,设备仪器近260台(套),设备总值900余万元,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机械自动化全方向的基础性、综合性及创新性等校内30余个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与设备先进,如智能装配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CAD/CAM/CAE仿真实验室、离散制造智能产线等,满足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实验室每年承担30门左右的实验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并为学生提供专业竞赛指导、竞赛设备等。

图9 省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DD2B

图10 3D打印实验室 图11智能装配实验室

F1F8D20D

图12 离散制造智能产线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图13 CAD/CAM/CAE实验室

五、专业就业去向

自专业建立以来,已连续培养出14届本科毕业生,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4000名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服务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与石油化工等企业、以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就业率均在96%以上,如,航天四院、陕汽集团、吉利汽车集团和隆基光伏等500强知名企业,就业工作岗位优越、待遇优厚,企业反馈满意度85%以上。

本专业学生近年来考研率均在10%左右,在校内名列前茅,学生考研录取的高校有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部分毕业生被推荐在美国、韩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交流学习深造。

优秀学生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