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6日-27日举办的2022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中,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2项,全国优秀奖1项,获奖质量与数目均取得历史新高,在陕西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获奖名单
类别 |
作品名称 |
团队名称 |
队员 |
指导教师 |
获奖等级 |
自选类 |
3D 虚拟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学习软件 |
疫情消失队 |
刘仕怡(电信系)、许慧娜(计算机系)、吴蓓蕾(计算机系)、田蕾(计算机系)、张超(电信系) |
李育新 雷玉明 |
二等奖 |
命题类 |
透明液体浓度测量 |
逐梦队 |
王世贸(计算机系)、王博凯(电信系)、傅海洋(机械系)、胡啓月(计算机系) |
赵丽华 刘会玲 |
二等奖 |
命题类 |
透明液体浓度的测量 |
超越物理 |
张佳辉(计算机系)、姚幸涛(计算机系)、杨鑫博(计算机系)、熊晨(计算机系)、苏俊杰(计算机系) |
刘兆梅 赵云芳 |
三等奖 |
自选类 |
基于光具座模块化多功能实验平台 |
梦创队 |
闫鑫鑫(电信系)、景文青(计算机系)、高晨超(电信系)、狄孟坤(机械系)、吴嘉卓(机械系) |
雷玉明 竹有章 |
三等奖 |
命题类 |
用稳态法测量冰的导热系数 |
冰冰队 |
沈辉毓(电信系)、常嘉荣(电信系)、杜宇杰(电信系)、高鑫(电信系)、孙韵佳(管理系) |
赵云芳 李育新 |
优秀奖 |
本次大赛自2022年1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来自全国532所高校的2058支队伍10785名选手同台竞技,参赛规模再创新高,参赛学生人数首次破万。比赛分为初审、网上评审和总决赛三个阶段,由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1140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从作品选题的新颖性、创新性、教学价值及创新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出奖项。经过线上PPT介绍、实物演示、提问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一等奖214项、二等奖403项、三等奖633项。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实验教学。本次竞赛,在学院领导及实践办的全力支持下,物理教学部组建教师指导团队,选拔24名学生组成5支队伍参赛。团队在综合开放实验课程组长赵云芳老师带领下,李育新、雷玉明 刘会玲、赵丽华、刘兆梅、竹有章老师克服教学任务繁重、学生时间少的困难,利用晚上和周末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训练。特别是暑假期间,指导教师和学生主动放弃休假,克服天气炎热、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全身心投入到课题研究中。经过全体师生150余天的努力,最终取得可喜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参赛队伍中不仅有来自于工科系的同学,也吸纳了一批经管系学生。能够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强度的全国性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这与物理教学部一直坚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密不可分。学生通过问题启发式的基础物理实验课程学习,目标驱动式的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和研究性学习培养的开放性实验课程学习后,初步具备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段竞赛经历时间长,开放式的竞赛准备方式,必将对他们以后的成才产生积极的、课堂学习不可替代的影响,也为后续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China Undergraduate Physics Experiment Competition,简称CUPEC)是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主办,入选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的唯一物理类竞赛,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宗旨是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与潜能,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比赛为各高校之间交流、研讨高素质物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搭建了平台。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

进入决赛队员及指导老师

决赛演练现场

建模仿真兴趣小组活动

中期答辩演练

项目阶段性汇报

方案讨论现场

实验数据测量

建模仿真

汇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