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拟定于2023年6月19日进行课程答辩,具体安排如下:
一、答辩安排
时间:2023年6月19日早9:00
地点:教一A100
要求:5分钟PPT汇报,3分钟回答评委老师问题
二、答辩流程
1.抽签。2023年6月14日12:15在教一A219进行抽签,各队选派一名同学参加,确定答辩顺序。
2.答辩。为提高答辩流程效率,答辩PPT文件请于2023年6月18日16:00前发送至429649131@qq.com;答辩现场需提供一份打印版研究报告(不匿名,存档用)。
3.答辩开始后,打开所提交的答辩PPT开始对作品进行展示和汇报,讲解第4分钟会有提醒,第5分钟终止汇报,自动进入提问环节。
4. PPT汇报中不可出现指导教师和学生信息(用队员1、队员2替换),不满足此要求的作品,将酌情扣除 5-10 分。
三、评分细则
开放实验课程汇报评分细则
评价维度 |
评分标准 |
分值 |
科学性 (30分) |
选题有意义、物理原理正确 |
10 |
难点、要点把握到位或设计思路清晰、技术方案合理有特色 |
10 |
清楚、准确地表述本设计的目的、原理和功能/成效等 |
10 |
创新性 (10分) |
作品创新性 如:选题内容是以往的教学中缺少但有益学生长远发展的方向 |
10 |
先进性 (30分) |
演示操作熟练且规范:所选主题是教学中的难点或安装使用方便,更新维护简单 |
10 |
测量准确、精度高/可行性论证充分:有特色,有亮点或有定量结果、有调参数互动 |
10 |
预期教学效果良好 |
10 |
队员参与程度 (10分) |
分工明确,任务饱满 |
10 |
现实意义 (20分) |
实验装置简便,易于操作 |
10 |
推广价值高 |
5 |
作品的成熟程度 |
5 |
四、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一等奖(15%)、二等奖(30%)、三等奖(55%)。结束后颁发证书。
物理教学部
2023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