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深化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建设的工作方案》决策部署,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科技创新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3月29日,智能制造与新能源学院与西安市雁塔区漳浒寨街道办事处华洲城领誉社区联合举办“智启新生活,科普三月春”科普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华洲城领誉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莹、智能制造与新能源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王丽丽、团工委书记张哲源、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童治杰,以及党团学生干部、物理研究工坊社团成员、基层团支部书记及志愿者代表等50余人共同参与,以科技服务民生为主线,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科普盛宴。
活动伊始,华洲城领誉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莹发表致辞。她表示,此次活动是高校资源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的生动实践,通过科普活动提升居民科学素养、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对构建智慧型社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与学院共建“校地公益课堂”的倡议,期望以常态化合作推动科普教育长效化。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王丽丽围绕“党建引领+科技服务”主题,分享了学院党建工作特色。她强调,此次活动是“大思政第二课堂”的延伸,通过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志愿服务,激发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并希望以党建为纽带,深化校地合作,打造更多惠民利民的教育品牌。团工委书记张哲源从志愿服务角度出发,介绍了学院“科技创新青年宣讲队”的建设成果与未来计划。他表示,学院将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为学生搭建“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实践平台,助力社区治理与科技教育双向赋能。
座谈结束后,学院志愿者通过实物展示、模型演示和互动体验等形式,为居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离心调速器的稳定运作、机械蛇的灵动身姿、偏振片奇妙的光学现象、3D打印机精准的造物原理、空气炮强大的冲击力,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看。志愿者与居民们积极互动讲解,亲身体验科技魅力。
此次活动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思政教育,更通过多元形式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兴趣,促进学院与社区的紧密合作。智能制造与新能源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共建机制,探索“科技互融+志愿服务”新模式,为培育新时代科技人才、构建城市之光贡献青年力量。



